目前分類:【讀書。慎】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汪曾祺寫與友人書
 
小孃孃  /汪曾祺 原文按此



    九○年代中晚期,爭議悚動議題為內容的小說相繼而出,令習慣了一向爾雅的汪曾祺讀者一時為之愕然 。〈萊生小爺〉[1]講一個無所事事、飽暖生淫心的男子對小姨子畸形熱烈的單戀,導致魂不守舍終於跌壞腦子,成了說不出「人話」的傻子。〈鹿井丹泉〉[2]據高郵鄉野傳說寫人獸戀,俊美的少年和尚「歸來」與母鹿相戀,「歸來」擁抱母鹿而情動,小說安排母鹿毋需幻化假以「人形」,直接以「獸」的形象與人交媾。圍觀迫害「歸來」和「鹿女」(歸來與母鹿之女)的人群,粗暴輕挑的言語行徑在汪曾祺筆下顯得比「獸」更不如。汪曾祺徹底泯卻了人獸之間的界限,人獸之別超越外在的具體形象,污穢粗鄙的人心在汪曾祺眼中,與「獸」無異。這類作品有如泊泊流動於地底的熔岩,特意而為的淡化語言裡埋入深沉的痛苦,一不小心便鑽出地縫燙傷了讀者 。我相信這些作品部份投射出了文革時期人性集體異質化的荒繆心理,釋放了汪曾祺內裡陳年累積的惶惑與憤怒。
   
   我們從另一個層面探討,一個優秀的創作者終其一生都在為突破自我的藝術成就而努力。我贊同翟業軍對於汪曾祺基調陰冷的轉折所提出的見解:「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苦難陰影漸次退去,汪曾祺能夠從容、自在地把捉世界、抒發心性,便接通了四十年代的文學和生命的探尋。他重又變得尖銳…」
[3]如果說八○年代對於過去創作箝制的歲月猶有陰影殘存,來到九○年代的汪曾祺已經無所忌諱。年過七十他已然從心所欲,對於小說題材的選擇更為大膽自由,道德上的禁忌,來到文學的園地百無禁忌。汪曾祺在小說裡暢談愛與死、罪與罰,「藝術」恢復它本應當自由伸展的面貌。便是在這樣能心無旁鶩的專注於藝術境界的追求,汪曾祺的小說世界才能從溫馨和美的本色中,別開一朵異色迷離的文學之花。

 
    〈小孃孃〉堪稱是汪曾祺筆下最殘酷嚴寒的小說,沒落的世家宅院裡上演了一場既淒美又淒厲姑姪相戀的人倫悲劇。翟業軍以「廢墟裡長出的罌粟花」[4]形容謝家姑侄開出的這朵致命卻美麗的愛情之花。小說裡的謝家宅院風光一時,出過幾代的進士。家宅「來蜨園」蓋在乾嘉謝家鼎盛之時,風光時的光景是「流觴曲水,太湖石假山,冰花小徑兩邊的書帶草,至今猶在。當花園落成時正值百花盛開,飛來很多蝴蝶,成群成陣,蔚為奇觀。」[5]而今花木紛紛枯萎殆盡,僅剩幾棵八月飄香的桂樹苦撐。「偌大一個園子便都交給清風明月,聽不到一點聲音。謝家人丁不旺,幾代單傳,又都短壽。」謝家的人丁凋零一如園子裡的崢嶸不再的花木,單傳與短壽預示了一個「詩禮名家」的末日將至。年輕的謝普天和他的小姑媽謝淑媛猶如園子裡最後的桂樹般,是謝家碩果僅存的兩口人了。五大間空曠的廳堂,除了祖先牌外別無擺設,家裡除了一個日間睡覺、夜遊守園的無聲老僕陳聾子,就只有這兩個年齡相仿的少年男女相依為命。謝家空盪的大宅在地理環境上儼然形成一個與外間區隔的獨立空間,一個只住著謝普天和謝淑媛的二人城堡。
 
    「城堡」裡的謝普天與小他三歲的小孃孃謝淑媛,有著太多朝夕相對的時分。無異於汪曾祺筆下其他出色的男女主角,謝普天英俊聰明才華洋溢,謝淑媛則美麗動人。他們沒有其他親人,這一對少年男女只能依靠彼此。謝普天對謝淑媛呵護倍至,用一雙美術巧手親自給小孃孃剪「童花頭」、冬天脫下小孃孃襪子幫她的凍瘡仔細上藥。生活如此詰据,謝普天捨不得讓小孃孃吃一點苦,努力工作給她好的穿戴,他自己卻不得不放棄對藝術的追求,放下身段成為一個在自己眼中製作沒有藝術價值的「碳精粉肖像畫」的「藝匠」、「謝普天每天工作到很晚,在煤油燈下聚精會神地一筆一筆擦蹭。小孃坐在旁邊做針線。或者看小說——無非是《紅樓夢》、《花月痕》、蘇曼殊的《斷鴻零雁記》之類的言情小說。」這場景宛如〈大淖記事〉裡十一子化錫、巧雲織席為伴的翻版。謝普天和小孃孃正大光明的在親情的保護傘下,兩人彼此不設心防而悄然蔓生滋養出情意。謝淑媛手裡的言情小說無時不在撩動少女情竇初開的心弦, 面對無數個兩人必須獨處的夜晚,環境時時刻刻都在將這兩個血氣方剛的少年男女步步逼入「相愛的絕境」裡。謝普天與謝淑媛年紀相仿,人品、樣貌同樣出色匹配,兩人實際「幾乎」和明子與小英子、或十一子與巧雲那樣的金童玉女完全無異。如若,他倆之間不是橫著一道永難跨越的血緣鴻溝。
 
    愛情和道德倫在天秤兩端一再較勁拉扯,熟輕熟重的角力賽在一個雷雨夜決出勝負,道德的防線終於全面潰堤,謝淑媛的身體順應了情感召喚,跨越那道不容挑戰的禮教大防。她闖進了謝普天的房間,積壓在兩人心中已久已深的愛意,令他們更加無力招架燃燒的慾望。然而血緣的鴻溝註定了這將是場毫無希望的愛情,曾經的「詩禮名家」遂隨著謝淑媛的「任意妄為」、謝普天的「盛情難卻」,帶領謝家正式踏上喪禮失德的家族末路 :
 
          雨還在下。一個一個藍色的閃把屋裡照亮,一切都照得很清楚。炸雷不斷,好像要把天和地劈碎。他們陷入無法解決的矛盾之中。[6]

北緯25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碩士照及畢業紀念照請按此處



北緯25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酒樓上〉與〈孤獨者〉


   
魯迅〈在酒樓上〉與〈孤獨者〉兩篇短篇小說,拿來和〈孔乙己〉做為對比,〈孔乙己〉講得是舊時代不合時宜、被淘汰的腐儒,而〈在酒樓上〉與〈孤獨者〉談的卻是新社會受過西方教育,失落的新知識份子,魯迅本來寫孔以己之流的窘態,可是時過境遷,數年之後,他發現自己原本寄予厚望的新知識份子,也紛紛陷入新的困境,魯迅的創作從熱血奔騰的《吶喊》,走入了《徬徨》。 
 

    辛亥革命轟轟烈烈大幹一場,成就了新中國,五四浪潮風起雲湧,魯迅在新舊社會交替之中,做為一個深刻的反省者、觀察者,他既充分體現實踐了五四精神的理想,同時在風起雲湧的歲月過去,他也感受到五四浪潮過後,對運動本身,及對推動這股浪潮的體現者,包含自己在內的體現者,產生了內在強烈的懷疑和矛盾—這個質疑一部份來自反省運動本身果真為全體國民帶來一個更「美好」的中國了嗎?呂緯甫、魏連殳以及兩篇小說中的「敘事者」四人都曾是高高站在這股浪潮的熱血青年,曾經熱血沸騰,高舉「理想」的旗幟衝鋒陷陣,然而五四風潮已過,更美好的新中國未到,熱血青年已行到中年,落實到現實生活裡最簡單的衣食住行等問題紛紛予以打擊,受創得最為徹底的是「魏連殳」,他輸掉了自己的生命,放棄了信仰。  

    〈在酒樓上〉與〈孤獨者〉裡的敘事者與友人呂緯甫、魏連殳闊別多年之後,每個人都迫於現實做了一些自己當年嚴厲批判的事,以致於乍見朋友時心懷羞愧,從前拔城隍鬚的狂傲青年呂緯甫,當年一心打倒「孔家店」,要追隨「德先生」與「賽先生」,而今為了生計去教了「子曰詩云」,「我」和呂緯甫重逢在「一石居」打量彼此的失意,「一石居」衣食居,再怎樣崇高的理想追求,口號喊得再怎樣震天響,最終,這些追求仍得回歸到生活裡的衣食住行,所謂「更美好」的生活,圖的其實不外給全體國民一個更好的衣食住行的環境。諷刺的是,為圖全體國民更好之生活而努力的新知識份子,還沒有達到這個理想,甚至距離這個目標還極為遙遠,自己卻已在不知不覺中被「生活」宰制了,被這些衣食住行的問題澆息了熱情,〈在酒樓上〉與〈孤獨者〉裡的呂緯甫、魏連殳和兩個「我」都是如此,他們都陷入了自己深惡痛絕的「渾渾噩噩」地生活方式,他們發現自己沒有能力改善大環境,卻反而被大環境給壓垮了,那麼,這究竟是當初大張旗鼓的「追求」本身就有問題?亦或是在實踐的方式上出了錯?〈在酒樓上〉呂緯甫身上我們尚且還可以看到他做為一個知識份子,與莫能敵之的生活夾縫中辛苦求生存,但仍保有一份對人的關懷,對階級境遇比之更差的船戶長富之女順姑的關懷,但是〈孤獨者〉魏連殳時,魯迅似乎已經徹底放棄了希望,他用一種極其慘烈的方式結束了魏連殳,魯迅賦予魏連殳的形象是這般承受著劇烈精神痛苦的— 
 

他流下淚來了,接著就失聲,立刻又變成長嚎,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里夾雜著憤怒和悲哀  

「人生的變化多么迅速呵!這半年來,我几乎求乞了,實際,也可以算得已經求乞。然而我還有所為,我愿意為此求乞,為此凍餒,為此寂寞,為此辛苦。但滅亡是不愿意的。你看,有一個愿意我活几天的,那力量就這么大。然而現在是沒有了,連這一個也沒有了。同時,我自己也覺得不配活下去;別人呢?也不配的。同時,我自己又覺得偏要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們而活下去;好在愿意我好好地活下去的已經沒有了,再沒有誰痛心。使這樣的人痛心,我是不愿意的。然而現在是沒有了,連這一個也沒有了。」

   魏連殳後來說自己「好了」、「勝利了」,可是「好了」的魏連殳過得和「不好的」魏連殳一樣糟糕,甚至更加糟糕,他原本是貧窮,是身體上的挨餓受苦,但是生活接踵而來的壓迫,體認了「理想」抵抗不了惡劣大環境的魏連殳,失去「信念」的魏連殳,終於決定連精神也一起跟著墮落了,他去做了本來痛恨的軍閥身邊的顧問,沒有了信念支持的魏連殳確然是徹底的孤獨了。可是魏連殳帶著自覺的墮落反而令得精神承受更大的痛苦,物質上不再匱乏的他更加不快樂,於是他過著一種既懲罰自己,也懲罰別人的生活,他花錢如流水,東西今日買進明日就賣出或將之損毀,這些金錢於魏連殳是骯髒的,是他骯髒了自己的人格所換取的;他要孩子們學狗叫,學了便給錢獎賞他們,墮落後的魏連殳既痛苦又憤怒。他有了金錢,可是他同時也有了新的「冷眼」和「噁心」,新的「失眠」和「吐血」,魏連殳的精神壓力只令得他的身體狀態更加惡劣,他終於喀血而死,然而,直到最後的時刻,躺在棺木中的著著不協調軍裝的魏連殳依舊是如此的充滿憤恨。  

  魯迅本來總將中國的新希望寄託在下一代,然而從〈故鄉〉行到〈在酒樓上〉,再到〈孤獨者〉,我們可以看見魯迅失望日深,〈故鄉〉裡魯迅返鄉而離鄉,將希望寄託在姪子與閏土的孩子水生身上,那時他尚懷抱著「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念想,仍覺得一切尚可能有光明的轉折,到了〈在酒樓上〉孩子們讀的是魯迅面對當前中國嚴峻形勢,視之無用的《詩經》、《孟子》和《女兒經》,〈孤獨者〉,他們的老子不願意孩子學算數(不願意學科學),最後到了〈孤獨者〉,魯迅是這樣描繪孩童的形象,「我到你這里來時,街上看見一個很小的小孩,拿了一片蘆葉指著我道:殺!他還不很能走路……」,他本來疼愛的房東的孩子,在他落魄的時候對其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深切的打擊了他,於是,魏連殳對這些「中國的新希望」也絕望了,他不再相信自己本來「孩子總是好的。他們全是天真的信念,連最後寄託的一縷希望也失落了,魏連殳的絕望,也是魯迅深切的憂懼。魏連殳比之呂緯甫顯然是更有能的知識份子,他因堅持信念而困頓,卻因放棄信念而獲得好的物質生活,他後來用一種憤慨鄙夷的姿態對待旁人,可書裡的那些被鄙夷的老人孩子們卻渾然不覺,反而要瞻仰奉承得了權位的魏連書的丰采,歷經了辛亥與五四的洗禮,群眾依然是如此麻木,這是魏連殳的悲哀,魯迅的悲哀,也是屬於中國的悲哀。 
 

    〈在酒樓上〉與〈孤獨者〉描寫四個失落的新知識份子,這是一場血淋淋現實與理想的拉鋸戰,可悲的是最後「理想」似乎都輸給了「現實」,一如「魏連殳」的名字一樣,不僅只是輸,且還輸得一敗塗地,為什麼會輸得這樣徹底?魯迅筆下呈現的新知識份子的樣貌缺乏凝聚力,他們後來總是和同志們分道揚鑣,偶然相聚在一個困窘的場合,看見了彼此的失落,然後既慚愧又自慰(別人也是這般墮落),他們對於改革是必須是一場持久戰、非一朝一夕可成就的事實缺乏體認,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面對革新運動的複雜性、艱鉅性,做為一場長期性的抗爭,理想必須在現實的支持下慢慢推進,而軟弱且如散沙一樣的新知識份子沒能迅速看見立竿見影之效,沒能馬上見到一個「光明」的新中國,便以為自己全體的努力失敗了,他們的精神和意志隨之崩壞,自己摧毀自己,摧毀一個個曾經熱血的中國青年。在使命感與無力感之間,魯迅努力尋找著緩衝閥,然在〈在酒樓上〉與〈孤獨者〉裡是找不著的,呂緯甫善良而缺乏能力,他軟弱的退卻了,魏連殳是有能力的知識份子,但是他激越的性子,在險惡的大環境一再打擊下,他採取一種極端的手法作為抗議與報復,終於將自己硬生生的折斷了,魏連殳有能,但亦失敗了!這是魯迅的徬徨、憂慮與絕望,亦是魯迅在這場五四的戰役之中留下的一身戰傷...



                                                                                                                                                                                                                             2010.11.11
寫於課堂前.12.25修正於課堂後

北緯25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魯迅的〈藥〉是更為沉重之作,〈藥〉之陳述知識分子的憂心跟中國大部分麻木不仁的民眾比之〈故鄉〉更為直接,小說背景時代是滿清末年的中國,積弱不振民不聊生,故事軸線循著兩個家庭,故事中兩少年,一個小店掌櫃老銓得了癆病的少年小銓,我們見小銓的母親為生病的孩子蓋上一條補滿破丁的被子,可見老銓家境不佳,是守著一間尚可餬口小店過生活的中國廣大勞動階級的家庭。另一條線說的是夏家四奶奶兒子夏瑜的故事,夏家四房亦貧寒的孤兒寡母,而夏母之子夏瑜代表有良知、覺醒的新知識份子。而這兩個少年的交集點建立在兩家的不幸。小說開始的場景描寫是這樣形容—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除了夜游的東西,什么都睡著。」

    蕭瑟的秋夜,日月都無光,萬籟俱寂,只有見不著光的夜行者在活動,幹的自然也是見不著光的事。老銓為治孩子癆病,夫妻倆將努力攢來的錢,拿來買通牢頭欲求死刑犯被劊子手行刑後的「人血」,這令人驚悚膽顫的可怕交易便要在這黯淡的秋夜進行。而夏瑜正是這供鮮血給老銓的秋決犯人。具備學醫背景的魯迅,書寫老銓買人血饅頭救治孩子的行為,突顯當時社會智識未開,普遍迷信的狀態,我不忍心譴責老銓的愚昧,莫說民智未開醫學常識匱乏的清末民初,即使到了現在,一般人為挽救至親岌岌可危的生命,也往往只要有一絲機會便願意盡力一試,況乎父母愛子女之心,是天下最深的感情,老銓的作為雖然愚昧,有值得同情之處。

   

    可夏瑜這犯人不一般,他是滿清政府眼中所謂的「亂黨」,小說中夏瑜的身分是清末的革命黨人,是年輕的、接受過西洋教育的新知識份子,是無法忍受清廷顢頇國家積弱不振,不願再見人民受苦要起來改變現狀的革命黨,夏瑜的命名,咸認魯迅引自烈士秋瑾之名,小說中提及的古亭口也正是秋瑾義士就義之地。但我想也不獨指秋瑾,夏瑜象徵的是滿清末年動盪大時代裡努力求現狀改變,付諸行動願意捨小我,以成就一個遠大理想的所有烈士,這個理想便是建立一個更好的中國。夏瑜在〈藥〉中所言所行都是透過第三者轉述,可是他的形象卻異常鮮明令人難忘,小說裡這樣描述— 

   

「你要曉得紅眼睛阿義是去盤盤底細的,他卻和他攀談了。他說: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你想:這是人話麼?紅眼睛原知道他家裡只有一個老娘,可是沒有料到他竟會這么窮,榨不出一點油水,已經气破肚皮了。他還要老虎頭上搔痒,便給他兩個嘴巴!」
 
「義哥是一手好拳棒,這兩下,一定夠他受用了。」壁角的駝背忽然高興起來。
 
「他這賤骨頭打不怕,還要說可憐可憐哩。」 

花白胡子的人說:「打了這種東西,有什么可憐呢?」 

康大叔顯出看他不上的樣子,冷笑著說:「你沒有聽清我的話;看他神气,是說阿義可憐哩!」
 

    亂世方有一無所懼的靈魂為理想而活,如夏瑜這類為了更崇高的目標,奮戰不息的人是不畏死的,一如夏瑜隱喻的秋瑾女義士有機會逃跑卻寧可從容就死,因為她深信革命必須有人犧牲,才能喚醒民眾麻木的良知,遺言唯「秋風秋雨愁煞人」七字,愁的仍是國家風雨飄搖的未來。因為心中的信念堅定無比,所以對個人死生無所懼,憂心唯在如何啟發懵懂的群眾,所以夏瑜不怕打、不畏死,他反而要可憐阿義,可憐那些習慣了壓迫,心甘情願被壓迫的無知人民,可憐這些真正可憐卻不自知的麻木群眾,他清楚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即使這個理想連自己的母親都無法明白,我們見夏四奶奶在祭拜愛子的墳地遇上祭拜小銓的華大媽,臉上還「現出些羞愧的顏色」,且說道:「瑜儿,他們都冤枉了你,你還是忘不了,傷心不過,今天特意顯點靈,要我知道么?」夏母愛子,但並不理解自己的兒子,還要寄望墳上的一隻烏鴉來為孩子洗冤。

   

北緯25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學期我修了魯迅小說選 。

    台灣社會需要「魯迅」嗎? 或者問我們這兒還有理想主義者嗎? 以前我不思考這類問題,後來有一天我發現我的老友阿嘉,他會關切國家公園法對於將馬告畫為國家公園地域,卻缺乏思考生活其上的原民權益,於是他與他的那些朋友們積極參與原民抗爭活動,儘管這類新聞不灑狗血,在台灣的報紙永遠只站在最小角落,他關注弱勢族群的議題,他很「左」,而在台灣,偏左的人已經很少了,人們不大關心自身以外的社會問題。也許是因為認為自己覺得過得也不怎麼好 ,沒有餘力關心他人,也許是我們已在不知不覺鐘失去批判現象荒繆的能力…



    「人間」出版的《魯迅精要讀本》序文說明有感台灣學人對魯迅了解太少,因此邀請王得后等三位中國魯迅專家為台灣讀者編寫此書,在我的求學過程中確實接觸魯迅很少,高中時代讀過〈阿Q正傳〉,2002年自己買了一本普天出版社發行的魯迅小說集《阿Q正傳》二部曲〈狂人日記〉,那時無人導讀,我也未曾認真思考過魯迅作品的價值,魯迅於社會低下階層困境一種發乎內心最深切的關懷,能夠開展一個人閱讀世界的角度,當時,我只是覺得〈狂人日記〉特別叫人心驚,那講人吃人的景象畫面如此鮮活而血淋淋,讀來讓我震撼驚悚,我當時也想,這社會確乎也存在著人吃人的現象,當然我所想到的「社會」是我生長的台灣。

    那天課堂討論〈故鄉〉,我的閱讀理解大約和發表的Lisa相近,但是我當時無法用語言像她梳理的那樣有調理,在討論過程當中,有同學提及閱讀〈故鄉〉的場景是否因為台灣、大陸兩地時與地的相異,因而產生閱讀落差,當時老師回應的意思大約是這樣:「好的文學作品放在任一時空都有高度閱讀價值,而對魯迅作品的閱讀認知不足,在於台灣沒有『階級意識』。」
    「階級意識」,對我確實是陌生而遙遠的名詞,初聽只讓我聯結到「鬥爭」、「土改」這類一知半解的名詞,老師進一步解釋好比當我們談到「生活過得好不好」的時候,大部分人說「好」,其實都是站在自己的「階級」界定好壞,對我們而言,「階級」所指正是所謂「中產階級」。仔細一想,的確在我身邊絕大多數的親戚朋友都屬於中產階級,我們思考時很少想到在我們之上,以及在我們之下的人,我談到「豪門」想到的是茶餘飯後的名人八卦,談到勞動藍領階層,甚或連藍領都不如更「貧苦」的階層,有時會流露出同情心,也許也會定期捐一些善款,可是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往往還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與角度,在自己的框架內做價值的判斷,而魯迅文學價值的體現便在於他時時刻刻都跨越自己的立場,對辛苦的勞動階層的困境展現深刻的關懷,他對於時事日窘深感憂心一刻也無法忘懷。這堂課的討論突顯了自己對於左翼文學的認識淺薄地可憐,也有些提壺灌頂的喜悅感。

      我很喜歡〈故鄉〉這篇小說,樸實的文字當中蘊涵的深厚情感,讓小說充滿渲染力,首段嚴寒的天氣,蕭瑟的景象已經預示了作品傷感的氛圍,蒼黃的天、沒有活氣的蕭索的荒村,悽涼的情景同時也說明著心境的灰敗,敘事者「迅哥兒」懷抱著沉重的心情進行這一場返鄉之旅,迅哥為接母親及侄兒搬家,回到闊別二十多年的家鄉整理舊莊,在故鄉重遇了兒時的玩伴「閏土」。

      小說中迅哥的身分是地主家的孩子,而閏土則是「忙月」裡到他家幫忙作工的佃農之子,經濟地位的落差並不影響兩個純真孩童之間的情誼,在小說中少年「閏土」的形象刻畫是很動人的,「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那也是閏土一直以來留在迅哥心中的樣貌,少年閏土活脫脫是個活潑善良的小英雄,他教迅哥怎樣在下雪天捉鳥雀:「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他還教迅哥在夏天的海邊撿五色貝殼、鬼見怕和觀音手(後面這兩種也都是小貝殼的名稱),在迅哥兒的心中閏土是無所不知的,跟著他總有無數好玩的新鮮事,迅哥的世界是院裡高牆的四角天空,閏土的世界卻是潮迅裡活蹦亂跳的跳魚兒,是拿胡叉捉偷吃西瓜的猹,是天寬地闊說不盡的好玩事!他們在一起其實只相處玩耍了一個月,但是閏土之於迅哥,或者說彼此在對方的心目中永遠都佔有一個重要的位置,迅哥的整個回鄉行程直到想起了閏土才興起了一絲喜悅感。

北緯25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北緯25度 : 好啦 ! 熱到懶發文的我,又拿作業PO來混的,這份報告讓我很Happy,治學嚴謹的崔老師給了我大學時代從沒想過的超高分,哈應該說小學畢業以後這種分數就很少拿過了,只是沒兩天詞選的成績揭曉,讓我狠狠不蘇福了兩三天,我一點不擔心的默書竟然拿了個低分,明明要十首給十七首,竟然比十首都背不完的同學分數還低,親愛的老師,請告訴我對於那張卷子您到底哪裡不滿意 ? 莫非我那沒得救的超醜手寫字又陷害了我一次 ? Tree跟Makoko笑我幼稚,一直拼命碎念,但這完全是「奇蒙子」的問題OK ?姑奶奶就是不爽 !真是氣到「春歸無覓處」!現在讓我重默一次,我也可以一千五百多字不漏一字好嗎 ?  了! 現在吱吱叫,萬一到時候論文寫不出來豈不是更糗 !                                                                    2010.07.07

【讀書】《文心雕龍‧體性篇》衍義:文本與作者情志—談蘇辛(三)

    壯志滿懷難歸的辛棄疾南歸後,朝中文武「主和派」當道,或者說「主降派」更為貼近,在那樣一個「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偷安氛圍下,他一生抱負同樣是全然落空,他的雄才偉略、軍事上的才華完全受到漠視,因此辛棄疾總是滿溢著憂憤之情,這種心情在他所寫的詞作中自然而然、甚至有時候是毫不掩飾的顯露出來了,辛棄疾寫詞猶如杜甫寫詩,是傾整個生命之力在創作,使得他的作品成為一時代之最強音,他的憂時憂國,那種迫切焦急的心情,他的英雄氣概與時不我與,是那麼鮮明而強烈的透過文字清楚的傳達出來。

    我們看〈賀新郎(同甫見和,再用韻答之):「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髮,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稼軒病中好友陳亮來訪,他即刻起身與之暢談、高歌、痛飲,兩人所談自是天下大事,這兩個人都是視富貴如浮雲的人,心中唯有恢復中原一事,辛棄疾講兩人高歌,那種氣勢是可以「震驚」屋頂上的積雪,使之紛紛墜落,可見他們的對談是如何的暢快淋漓,有志一同,而豪氣萬千!筆調如此慷慨激揚,悲壯而奔放,辛棄疾凌雲健筆與好朋友陳亮都是胸懷恢復中原的有志之士,兩人在鵝湖唱和,抒懷抱也傷身世,他們的「傷」自不是格局狹隘的自傷自憐,而是胸懷的民族志業因當權者怯懦,而使得他們有志不得申的「傷」,辛棄疾詞作之感人正因為他所有的憂時傷懷之「傷」,傷的都不是一己之失意,他的「傷」是「南共北,正分裂」那種沉痛的家國之傷,對於生長了二十年的北方漢族同胞被金人壓迫無法解救他們的那種傷痛和焦急。 
 

    我最欽佩辛棄疾的是他的一生之中從來沒有一刻忘懷過自己當初「錦騎渡江」的初衷,雖然南渡後的宋王室是這樣的讓他一再的灰心失望,將他最精華的歲月四十年間閒置了二十年,其中又有許多時候只給了他有名無實的官銜,但是只要給他機會做事,他便要盡全力以附,三十三歲他任兩淮滁州知府迅速恢復了戰禍之後蕭條的民生,四十歲籌建「飛虎軍」,這支軍隊是一支令金人忌憚能真正擔負起防禦工事的「虎兒軍」。「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是他終其一生堅守的信念,所謂「情性所鑠,陶染所凝」,所以「筆區雲譎」,今日當我們總覽遺留下來亦雄渾亦沉鬱的稼軒詞,縱不足以見辛棄疾其人全貌,也有六、七分明朗了。我們可以想見這樣一個文武全才有能力有所為的人物,讓他荒廢著歲月眼看時間流逝,內心積鬱該是多麼的深沉,這也是稼軒詞所以激越又沉鬱。激越來自他的英雄情性,沉鬱來自他的有志難申。然即使隨著時間流轉英雄漸老,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志氣並沒有因此消磨殆盡,陷入自傷自憐的呻吟中!即使他日漸明白他的理念,他恢宏的企圖根本上和南宋當權者苟且偷安的心態,是完全格格不入的!在現實生活中,真正擁有「權力」的人,不但沒有給予他們支持的力量,反而無情的打擊,他南歸之後一路行來是那麼孤寂,可是直到晚年他還寫著:「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他是這樣一個豪氣干雲又有志難抒的真英雄,只能將壯志懷抱和抑鬱激憤寄託文學創作裡,他只能透過文學創作抒發對時政的不滿,當權者提出嚴厲的反問與指控。 
 

    辛棄疾的作品具高度的藝術價值,不僅只是當中真實的情感是如此的濃郁感人,在藝術技巧上也有許多傑出過人的地方,比如賀新郎(同甫見和,再用韻答之)的寫法,辛棄疾改詞人慣用融情入景,先寫景後寫情的方式,採用另外一種循著敘事的理路抒發情志,寫景物是為了營造情境氛圍,清人周濟稱辛棄疾這種「即事敘景」的藝術經營手法為詞創上的「變」。又好比辛詞中好用典,有人以為是「掉書袋」,但其實典故用的好,奪胎換骨顯露了他深厚的學養。又比如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不過百餘字的篇幅,辛棄疾竟可一次敘及孫權、劉寄奴、劉義隆、拓跋燾、廉頗等歷史人物的事蹟,藉由對這些史事的敘述,他貼切又不著痕跡的連結至他個人的情志,充分地將心中意念全都表達出來了,藉史抒懷,表現出十分高明的書寫技巧,學養的深厚於此中見。 
 

    若論「風趣剛柔」之「剛」莫甚於此了,北地宋人的「苦」是辛棄疾心中永遠無法忘卻的,解救他們於苦難中是他一生無法放下的「責任」,成長於北方金人占領區的二十年,使他深切體會金人施加於北地漢民族的壓迫,那是切膚之痛,他原本以恢弘的遠見說服耿京南歸爭取朝廷支持,以圖收復中原的宏願能加快實踐,最終因為早已慣於歌舞昇平的南方宋人的怯懦徹底的失落粉碎了,二十年離散的傷痛漸漸忘卻,基本上大部分的南人是感受不到,甚至根本無法理解辛棄疾心中的那種「迫切」且「必須」完成的強烈使命感,當時的氛圍朝中文武無心於恢復北方失地,只想維持眼前安逸與和平的表象,因此辛棄疾只能寄諸於筆,他緬懷往昔,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遙想自己當年鐵馬錚錚意氣如此飛揚;他焦急又迫切,「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他傷懷,是因為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他亦感慨,慨然神往在歷史興替中那些了不起的人物,那些做到了他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的人物,和蘇軾弔古之慨,對於歷史興替一切的英雄事蹟終將過去的曠達之思迥然不同,辛棄疾式的緬懷則是完全不同的,他登建康賞心亭看到的是「興亡滿目」,他看長江滾滾而去,最終想的還是「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正是蘇辛二人「豪」之異處。 
 

     我們可惜這樣一個胸懷遠志的人物,本應在戰場衝鋒陷陣實踐他收復家國的心願,生命中的黃金歲月卻得纏繞在陰暗的政治環境中消耗流逝,試想英雄無所用的處境,內心該是多麼的沉痛、孤寂與失意啊!我們也拿辛棄疾水龍吟〉的寫法,來和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的「闊」來比一比,這氣象亦是壯闊,可是下闕柳永轉頭說「想佳人,妝樓望」,他的「闊」總結在兒女情事,或是兒女情事下掩藏的個人得失,而辛棄疾秋天寫詞:「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景亦壯闊,但他所想都是「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的家國悲涼,「求田問舍」從來不在他所思所想,甚至不知道到那兒去找個「紅巾翠袖」來撫慰自己。柳永選擇留連歌舞安慰自己的失意,可辛棄疾積極奮發的生命情調,一生之中都在等待著奮起的時機,他是『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為恢復分裂的山河繼續戰鬥,絕不止息!稼軒詞中到處可見這樣鏗鏘有力、激越人心的宣示!正所謂「各師成心,其異如面」啊!

    
     我們閱讀這些精采絕倫的文學作品足以看清楚創作者們完全不同的情性,尤其是像 
屈原、杜甫、和辛棄疾這樣將生命意志全部寄託在文字中的傑出文學家,他們的文字就是他們生命的故事,英雄會失意,卻永不失志,對於做「對」的事情,永遠堅持、要奮鬥到最後一刻,辛棄疾雄健的筆力,濃郁的情感,以敘事為主軸,將寫景、用典等技巧相結合,透用高度的藝術手法抒發情志,他的詞作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讀之隨其澎湃激越、也隨其感慨悲愴,直抒心中沉鬱悲壯的情感,從容率情、感人至深!辛棄疾的詞作正是他全部的生命寫照,積極奮發光彩奪目!蘇軾初時以餘力為詞,最終「以詩為詞」擴大了詞境,至辛棄疾,詞已經完全可以視為成為和詩一樣「言志抒情」新的文學體裁,不再只是歌曲的一部份了。  

三、結語 

北緯25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文心雕龍‧體性篇》衍義:文本與作者情志—談蘇辛(二)        
        
        天才洋溢的蘇軾,詩書詞文皆有極其出色的成就,「以詩為詞」擴大了的詞境,詞在蘇軾的手中,從音律的束縛中解脫,變成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從此不侷限於談男女之思,可以抒情,可以言志、懷古,可以詠物、傷離,自也可以弔人。過去的說法將蘇軾定調為豪放派詞人,但這種說法其實很不精確,你說他是豪放派,可是你讀「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按千家」寫得是多麼細緻而有情韻。我們確實可說蘇軾開創了詞作中的豪放一格,但是才華出眾的蘇軾,詞作的風格卻是多元不拘一格,能婉曲、能豪放曠逸、能清新韶秀,也可以如同去黃謫汝時寫下的〈滿庭芳〉一樣質樸淺白。

        我們要觀察蘇軾的情性和文本呈現出來的風格關聯性,先簡單談談蘇軾性格的養成,據載少年蘇軾深受兩件事的影響,第一是讀〈范滂傳〉深受感動與啟發,他的母親願效范滂之母的言行給了他鼓舞,所以蘇軾一生當中,都在為理想戰鬥,只要給他機會做官,他便要全力以赴的去做事,像蘇軾這樣真正具有積極奮發人格特質的士人,為民發聲搏的絕非「官聲」,他在杭州為百姓浚西湖築「蘇堤」防洪,在密州救旱災、嚴懲施暴於民的不肖官兵,在徐州與官民捲起衣袖救黃河水災,甚至老年貶謫惠州,自己都老病困頓時,仍在造橋鋪路嘉惠辛苦渡江的老百姓,蘇軾謫居黃州寫下「撿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透露的是儒家為「取義」可捨生,絕不妥協的堅持,雖然寂寞,但是這種為堅持理想而得的「寂寞」是可忍耐的。

        因為對他而言,這種寂寞並不是真正的寂寞,我們還來看影響蘇軾極深的道家思想,蘇軾少年讀《莊子》的時候讚嘆且深感「得其心」,《莊子》講的成德是「無待於外」,蘇軾詩作名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這是他二十多歲所寫下的,可見他很年輕的時候對於人生當中成敗得失的看法,隱然已含道家「曠達」的思想了,當然真正深刻的體悟來自三十七歲之後人生跌宕憂患的遭遇,正因為這種曠達的想法,使得蘇軾對於仕途上的坎坎坷失意能夠加以轉化,筆下呈現出的是如此宏闊高遠的曠達境界,你看那〈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的那份豪氣,是如何的在「魂飛湯火命如雞」的「烏台詩案」謫黃州後寫下,此時的蘇軾心中固然欽慕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那份能夠「有所為」的豪情,但是他對於「千古風流人物」終也會如同滔滔江水般逝去,這樣的「生命本質」有了真正深刻的體會,「人生如夢」所有的一切終將會淹滅在歷史,所以他可以如此雲淡風輕的看到自己的遭遇的「不幸」,他本當忿忿不平,可是他卻泰然處之,所以蘇軾的寂寞不是真正的寂寞,因為他從來不將官場的得失視為人生的成敗。


       
他的生命當中有更多值得他專注的事情,所以他不會只在個人際遇上著眼,他還有閑情把西湖湖光山色美景盡賞,寫下「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樣的絕妙好詩。他有許多患難之交,比如高情厚義的陳季常,在他謫貶黃州時多次來造訪他,蘇軾為他的這位怒馬獨出,一發得之」使劍善飲的好友寫過〈方山子傳〉,可是大家牢牢記住的卻是龍邱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害得這位好友真豪傑陳季常「懼內」一事名垂千古人盡皆知,這是蘇軾的幽默。 
 

        蘇軾還有〈滿庭芳〉「山中友,雞豚社酒,相勸老東坡。云何,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閒看秋風,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直書胸臆流露出對土地、對貶謫地父老的深情厚意的作品,除了那份一再不被君上理解的那份傷懷,他將關心的焦點從自己移轉到黃州的鄉親父老身上,念起父老們待他親厚的情誼,「山中友,雞豚社酒,相勸老東坡。」而他與黃州父老間彼此真誠純樸的情感,正好和官場上的無情成為一種對比,蘇軾在這些人與人間最單純溫暖的互動中獲得無限的撫慰,彌平了官場冷酷對他的傷害。面對離去這無可奈何的事實,他可以心平如鏡,「待閒看秋風,洛水清波。」展現他隨遇而安的那份淡定,總是關懷著土地與百姓的他,自然也得到土地與百姓相應的回報,他們回贈給蘇軾無比珍貴的友誼,無論他在什麼地方,他都能融入當地的風土民情,蘇軾的形驅雖然不自由,可心靈是自由的,心靈閒適才是真正的閒適,心靈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一個自由的靈魂自是無處不可安頓,從「人生苦無多」到「待閒看秋風」,蘇軾以「閒」化「苦」展示了心境的轉折,他的心總是牽掛著他在每個謫遷地結交的朋友及當地父老,不忘「漁蓑」,說明蘇軾是享受這樣平而靜恬淡的和老百姓一樣的生活,蘇軾的人生觀正是儒家積極進取的奮發精神,與莊子閒適曠達思想的結合。(滿庭芳)自然不是蘇軾詞作當中意境最恢宏,文采最絢爛出眾的作品,但質樸的文字承載著溫厚真摯的情感,是它讓人一再咀嚼的特出處,蘇軾的無奈,蘇軾的超脫,蘇軾的多情,蘇軾的安適此中一覽無遺,深深感動人心。
 

我最喜歡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上半段「一蓑煙雨任平生」彰顯他勇往直前忠義奮發的讀書人風骨,那「誰怕」二字呈現的是多麼勇者無懼的堅毅形象,而下半段 「也無風雨也無晴」看淡世情的釋然又是如何的充滿曠達高逸的態度,寫得是雨中疾行,講得卻是他從險惡的宦途中一路行來得到的人生智慧,正是「沿隱以至顯,因內而符外者。」一字一句莫非性情,「性」屬內,而由「體」表於外,體性雖並論,但體緣於性,有表裡先後關係,全才的蘇軾秉天賦之才高,及學力積之深書寫他的人生際遇、書寫他的人生體悟,正是「志以定言,吐英華納,莫非性情」,他的詩詞歌賦給予世人的是一個如此鮮明動人的人物形象!印證了〈體性篇〉裡劉勰對於文學創作當能「因內符外」窺作者個人志意的觀點。­ 
               

(二)、稼軒詞與辛棄疾

接下來談辛棄疾,稼軒詞堪稱公認集五代有宋以來詞作的巔峰,不同於蘇軾全才全方位的創作,辛棄疾在創作上傾全力在寫詞上,我們拿稼軒詞激昂奮發,悲壯沉鬱的風格和辛棄疾生平對照,正好佐證了劉彥和的說法,「情動而言形,理發而文見」、「情性所鑠,陶染所凝,是以筆區雲譎,文苑波詭者矣。故辭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風趣剛柔,寧或改其氣?」辛棄疾之「豪」是「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那種屬於真正的馬上英雄之「豪」,與東坡高逸曠達的那種「豪」是不同的。他雖然偶也弄閑於才鋒,寫出像西江月「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箇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這樣充滿農村生活情趣的詞作,但綜觀他的文學創作,絕大部分的作品都充滿了對家國激越強烈的情感。細細品味蘇辛二人各自「豪放」的詞作,它們所表現的情志各有旨趣,蘇軾的詞作顯現兼蓄士人儒家積極用世與士不遇後道家曠達超脫的思想,而辛棄疾的作品卻充滿英雄馳騁沙場的豪邁氣概,以及一腔熱血報國無門的沉鬱悲憤,這自然與二人所處的生長與政治環境有關,蘇軾是仕途坎坷宦途失意的讀書人,所處的北宋時期,尚屬承平年代,然而辛棄疾則生逢亂世,正值靖康之難,宋室南遷國家動盪不安之際,他出生在金兵占領的北方淪陷區。二十一歲的蘇軾在科場一鳴驚人,讓歐陽修驚為天人青眼有加,二十一歲的辛棄疾則在北方號召農民組織義勇軍對抗金人,兩位青年才俊年及弱冠未久,一個以天才在金鑾殿上顯揚,一個是手執纓轡的青年英雄,因為境遇的不同,自然也使得兩個人關注的議題不同,抒發的情志各異,辛棄疾的出身在中國歷代傑出的許多文學家當中是很特殊的,他弱冠即率領一支兩千人的義軍,他既有文才更是一名能實際從事作戰指揮,運籌惟幄於沙場的將軍。 


北緯25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讀書】《文心雕龍‧體性篇》衍義:文本與作者情志—談蘇辛(一)

一、前言:

    《文心雕龍》發前人未發之聲,縱橫阡陌橫向比較百餘家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作品,縱向上下三千年,從六朝以前「十代」唐、虞、夏、商、周、漢、魏、晉、宋、一直到齊梁鉅細靡遺的文學作品觀察,劉勰細數了歷代文學創作的優良傳統與文人詩心獨具的創新精神,其審視文學作品的態度秉持的是一種獨特而全面性的觀察,第二十七篇〈體性篇〉乃文術論,《文心雕龍》二十篇創作論中的一篇。〈體性篇〉開頭有言「夫情動而言形,理發而文見,蓋沿隱以至顯,因內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氣有剛柔,學有淺深,習有雅鄭,並情性所鑠,陶染所凝,是以筆區雲譎,文苑波詭者矣。」所談簡而約之便是文本呈現的風格和作家本身的性格息息相關。

    〈體性篇〉開宗明義昭示文學作品是作者將感情訴諸於語言,以文字來表達心中的理念與想法,是作家將內心世界向外做具體的傳達,而所有的詩詞文賦或婉曲或直書胸臆,創作唯發乎於心,方能感人至深流傳久遠。文學創作的起心動念非得以「情動」始,大序》有言:「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詩經以來「言志」的傳統,至漢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唐新樂府運動「文章合為時而著,詩合為事而作」,一路繼承接續,每當偏離了,文學自會有一股反動的力量將其拉回,〈體性篇〉講「辭為肌膚,志實骨髓。」秉持的仍是「詩心言志」這樣的優良傳統,劉勰「情動而言形」的見解亦有異曲同工之意。 
 

    在這裡提一個小插曲,一九七四年二十多歲的陳芳明捧著第一本詩集,希望當時已文聲顯赫的黃春明先生給他意見,黃春明的第一句話是:「你知道你在寫什麼嗎?不要寫你所不熟悉的!」那是一個現代主義已經在台灣文壇形成一種極盡競逐形式之美,為「寫」而「寫」,忽視文本內容的七○年代,反省的思潮已起,「別寫你所不熟悉的!」黃春明想表達的正是真實情感對於文學創作的重要性。他不經意的一句話,說的也是同一件事,而黃春明創作實踐經驗體現的恰也是「辭為肌膚,志實骨髓」的觀點。 
 

    然而身而為人,心志各異,透過文字抒發流露的情感自是各異其趣,〈體性篇〉論作者性格的形成,有先天與後天的因素,劉勰用「才」、「氣」、「學」、「習」四者,論才之高下、氣分剛柔、學養深淺,及環境薰習對於作品風格產生的影響,才氣是先天因素,學習則為後天沾染,這裡關於作者性情的論述,可視為繼曹丕〈典論論文〉論「文氣清濁,不可強力而致」後,對於文章風格深受作者性情影響更深入的一番論述。劉勰列舉賈誼等十二位名動一時的文人,闡述其文本與作家性格兩者具有高度相關性的觀點,今日我們且依著〈體性篇〉所論,試著從文本來一探南北宋兩位當世大文豪蘇軾與辛棄疾,兩人筆下披露展現的怎樣令人千古難忘的人物精神樣貌。
 

二、從文本閱讀作者情志---論蘇辛

    蘇辛二人的詞作走出了《花間集》以降,以主述男女情思為正宗的婉約派風格,為詞境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宏闊格局,二人詞作皆以豪放一格顯揚,但才情洋溢的兩人,作品自不拘豪放一格,擁有多元的面貌,正所謂「沿根討葉,思轉自圓。八體雖殊,會通合數,得其環中,則輻輳相成。」劉勰博觀而後以「典雅」為軸心,將創作風格類分為八種,八體的提出是劉勰經過一番詳細的觀察後,將之概略性分類而得的結論。周振甫先生對於八體當中如「輕靡」明顯帶有貶抑之意的分類名稱,曾提出了一些修正性的看法,可見八種分類的提取是概略性而非絕對性,主要建立在作者主觀意識下的閱讀心得。這八種特性也並非涇渭分明不相容通的八種風格,同一篇文章可以同時兼涉幾種風格,〈體性篇〉提出八體說,劃分風格相異的文本特色,這樣的說明清楚明瞭,讓人容易理解劉勰想表達的觀點,不過我們更別忽略了〈體性篇〉在八體的說明與例舉完畢之後,特別強調透過學習,八體雖殊,仍可會通合數,尤其才高者,融會貫通,自可不拘於一體。蘇辛二人論天賦皆為才華洋溢性情高潔的當世英才,經歷與出身不同,加以性情殊異,即使同歸豪放一格的作品,當中仍有相當不同的情調,況二人創作風格的豐富向度,實不是以「豪放」二字可以概括之,正是以「才高學深」所以文風才能不拘於一。

    我自己在閱讀〈體性篇〉的時候,對於八體的區分,更在意的是劉勰得出「八體雖殊,會通合數」這樣重要的結論,尤其是那些極少數不世出的天才,在經歷一遭更迭起伏的人生際遇後,作品呈現的是怎樣多變而豐富的面貌。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對於更多傑出的文學家,作品仍然會有明顯的風格傾向,好比名震一時寫下許多傳唱千古絕妙好詞的柳永,他寫杭州《望海潮》也有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這樣波蘭壯闊的句子,可是最後他回頭還是寫「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想望一朝功名得志要意氣風發的回京,因為他就是那樣「惹起平生心事」--仕宦不如意,心緒便會黯然神傷的人,他寫的極好的詞作〈八聲甘州〉跟〈雨霖鈴〉也都是這樣帶有自傷自憐意味的創作,在此處提及柳永,其一旨在驗明作者情性確實深刻影響了其文本風格,其二要說在這些五代有宋一代傑出的詞家中,裡面像蘇軾、辛棄疾這樣不世出的少見天才,他們除了本著情性創作,還以驚人的沾染學習能力,寫出了各類風格殊異豐富多變的作品


(一)、東坡詩詞與蘇軾

  蘇軾才氣縱橫,年僅二十一歲便在科舉考試中大放異彩,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少年得志並沒有使得他此後仕途從此平坦,蘇軾深受儒家入世精神的影響,入仕後努力實踐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忍受看見百姓受苦,他總是勇於為其發聲,儘管可能因此遭難,堅守讀書人風骨的他,不論情勢多麼險惡,他對於做「正確」的的事情永不妥協,在北宋新舊黨爭嚴重的政治環境,蘇軾不認同王安石為首的新黨過於躁進的改革政策,也不能接受司馬光為首的舊黨重新取得政權後,不論好壞,將新黨推動的政策全盤予以推翻的做法,他是如此堅守原則,以致將新舊黨雙方人馬都得罪,陷己於極其險惡的境地,險些連性命也丟了,令他「魂飛湯火命如雞」的「烏台詩案」可說是他人生一次最九死一生的境地。

   
        
用今日政壇來比擬,這個人便是為了堅持理念,不惜將「國」「民」兩黨都給得罪了,是個極其勇敢的人!這樣一個滿心為國為民而又有能力的人,最後竟然給貶到最南的蠻夷之地海南島去了。然而,在一再貶謫的過程中,蘇軾固然也會悲慨,卻不曾懷憂喪志,他在宦海一次又一次的變遷中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佳作,這些作品有壯懷逸興,有曠達豁然,有氣象宏闊,有閒淡安適,我們看不到一個仕途失意怨天尤人的文人,謫貶海南島,處境何其悽涼,可是蘇軾說:「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幅無比開闊,充滿巨大能量的生命藍圖。

北緯25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寫完作業,拼命看的電視劇--神話(胡歌--總是最能詮釋我心目中亦狂亦俠亦溫文的俠士形象)
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感辛棄疾之憂憤

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髮。
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
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
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蘇辛二人的詞作走出了《花間集》以降,以主述男女情思為正宗的婉約派風格,為詞境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宏闊格局,二人詞作皆以豪放一格顯揚,但才情洋溢的兩人,作品自不拘豪放一格,擁有多元的面貌,比如我們接下來要講的辛棄疾,偶也弄閑於才鋒,寫出像西江月「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箇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這樣充滿農村生活情趣的詞作。細細品味蘇辛二人各自「豪放」的詞作,它們所表現的情志各有旨趣,蘇軾的詞作顯現兼蓄士人儒家積極用世與士不遇後道家曠達超脫的思想,而辛棄疾的作品卻充滿英雄馳騁沙場的豪邁氣概,以及一腔熱血報國無門的沉鬱悲憤,這自然與二人所處的生長與政治環境有關,蘇軾是仕途坎坷宦途失意的讀書人,所處的北宋時期,尚屬承平年代,而辛棄疾則生逢亂世,正值靖康之難,宋室南遷國家動盪不安之際,他出生在金兵占領的北方淪陷區。

兩人還有一點很不相同,蘇軾是一個純粹的文人,辛棄疾卻出身義軍首領,他既有文才也是一名武將,二十一歲的蘇軾在科場一鳴驚人,讓歐陽修驚為天人青眼有加,二十一歲的辛棄疾則在北方號召農民組織義勇軍對抗金人,兩位青年才俊年及弱冠未久,一個以天才在金鑾殿上顯揚,一個是手執纓轡的青年英雄,因為境遇的不同,自然也使得兩個人關注的議題不同,抒發的情志各異。
 
     壯志滿懷難歸的辛棄疾南歸後,朝中文武「主和派」當道,或者說「主降派」更為貼近,雖然境遇不似岳飛父子、張憲、牛皋等名將如此淒涼,但是在那樣一個「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偷安氛圍下,他一生抱負同樣是全然落空,他的雄才偉略、軍事上的才華完全受到漠視,因此辛棄疾總是滿溢著憂憤之情,這種心情在他所寫的詞作中自然而然、甚至有時候是毫不掩飾的顯露出來了。
    我們來看這首賀新郎(同甫見和,再用韻答之),這闕詞筆調慷慨激揚,悲壯而奔放,辛棄疾凌雲健筆直抒胸臆,他與好朋友陳亮都是胸懷恢復中原的有志之士,兩人在鵝湖唱和,抒懷抱也傷身世,他們的「傷」自不是格局狹隘的自傷自憐,而是胸懷的民族志業因當權者怯懦,而使得他們有志不得申的「傷」。 

北緯25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從〈滿庭芳〉閱讀蘇軾---風雨中依然微笑徐行
滿庭芳      元豐七年四月一日,餘將去黃移汝,留別雪堂鄰里二三君子,會李仲覽自江東來別,逐書以遺之。     
蘇軾

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岷峨。
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坐見黃州再閏,兒童盡、楚語吳歌。山中友,雞豚社酒,相勸老東坡。

云何,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閒看秋風,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
賞析 : 
       宋神宗元豐七年(西元1084),蘇軾因「烏台詩案」謫居黃州擔任「不得簽署公事」的「團練副使」五年有餘,此時再度接到調至距離京師較近的汝州派令,然而這紙派令並未使得他困頓的政治處境好轉,只是蘇軾更跌的仕途上又一次的宦海變遷,這年他已近五十,與黃州告別在即,蘇軾寫下了這闕〈滿庭芳〉。
 
  蘇軾才氣縱橫,年僅二十一歲便在科舉考試中大放異彩,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但少年得志並沒有使得他此後仕途從此平坦,蘇軾深受儒家入世精神的影響,入仕後努力實踐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忍受看見百姓受苦的性格,他總是勇於為其發聲盡管可能因此遭難,堅守讀書人風骨的他,不論情勢多麼險惡,他對心中對的事情永不妥協,在北宋新舊黨爭嚴重的政治環境,蘇軾不認同王安石為首的新黨過於躁進的改革政策,也不能接受司馬光為首的舊黨重新取得政權後,不論好壞,將新黨推動的政策全盤予以推翻的做法,他是如此堅守原則,以致將新舊黨雙方人馬都得罪,陷己於極其險惡的境地,險些連性命也丟了,然而,在一再貶謫的過程中,蘇軾雖免悲慨,卻不曾懷憂喪志,他在黃州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詞作,這些作品有壯懷逸興,有曠達豁然,有氣象宏闊,有閒淡安適,我們看不到一個仕途失意怨天尤人的文人,摘貶海南島,處境何其悽涼,可是蘇軾說:「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我們看到的是一幅無比開闊,充滿巨大能量的生命藍圖。

  天才洋溢的蘇軾,詩書詞文皆有極其出色的成就,「以詩為詞」擴大了的詞境,詞在蘇軾的手中,從音律的束縛中解脫,變成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從此不侷限於談男女之思,可以抒情,可以言志,可以懷古、可以詠物、可以傷離,自也可以弔念亡妻。以往常將蘇軾定調為豪放派詞人,但這種說法其實很不精確,我們確實可說蘇軾開創了詞作中的豪放一格,但是才華出眾的蘇軾,詞作的風格卻是多元不拘一格,能婉曲、能豪放、能曠逸、能清新,也可以如同〈滿庭芳〉使用如此質樸淺白的文字直書胸臆,流露出對土地、對貶謫地父老的深情厚意。現在就讓我們好好來品味這闕〈滿庭芳〉吧!

  政治環境詭譎多變,蘇軾二十年的宦海浮沉迭遭打擊,不斷地漂泊驛動著,對於一個善感多情的人來說,世上比起離鄉背井,與親厚的親友一再被迫分離不得相見更痛苦的事,相信沒有多少件了!這是他宦海上又一次無法自主的被動遷徙,蘇軾即將告別黃州,前往另一個陌生地汝州,臨別在即,他寫下〈滿庭芳〉與黃州鄉親話別。

北緯25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後殖民、全球化或是殖民地文化?
-----台大台日研究所許介麟教授<�海角七號—殖民地次文化陰影>的謬誤 (下)

   
    最後談許介麟不負責任未經查證的錯誤,先說日文情書日文情書是日本人捉刀這個不經查證大錯特錯的隨意推論,日文情書是台灣著名的作詞人嚴云農先生原創,再找人譯成日文。再談,他兩度批判情書旁白,<�國境之南>複製村上春樹的文藝腔和意境,複製(copy)一詞字面上可解為抄襲,在任何形式的創作都是極為嚴重的指控,值得可議的是許介麟沒有提出任何實質的理據說明哪裡有抄襲之實!所謂意境模擬的指控更是模糊不清,首先小說和歌詞創作形式根本上大為不同無法比擬,其次對於所謂「村上的文藝腔」也沒有具體的描述,所謂的村上腔指涉對象是透過中譯的村上作品?還是許介麟直接閱覽日文原著而得結論?
        最後在講許介麟不負責任未經查證的錯誤,先說日文情書日文情書是日本人捉刀這個不經查證大錯特錯的隨意推論,日文情書是台灣著名的作詞人嚴云農先生原創,再找人譯成日文。再談,他兩度批判情書旁白,<�國境之南>複製村上春樹的文藝腔和意境,複製(copy)一詞字面上可解為抄襲,在任何形式的創作都是極為嚴重的指控,值得可議的是許介麟沒有提出任何實質的理據說明哪裡有抄襲之實!所謂意境模擬的指控更是模糊不清,首先小說和歌詞創作形式根本上大為不同無法比擬,其次對於所謂「村上的文藝腔」也沒有具體的描述,所謂的村上腔指涉對象是透過中譯的村上作品?還是許介麟直接閱覽日文原著而得結論?
我來代替許介麟稍微說明一下一般對村上春樹作品的解讀好了,村上的文字作品個人色彩濃厚,熟悉作品的人很容易讀了幾頁便能推斷是村上作品!他的文字喜愛使用迴旋式的短語,書寫模式抽象化、符號化、、片段化、呈現意象的跳躍,我雖然沒有看完村上所有的作品,但是恰巧閱讀過許介麟所舉「挪威森林」「國境之南」「聽風的歌」,我們來看看其中的一些文字再來比對:
1、我的腳步聲簡直像走在海底的人的腳步聲一樣,聽起來像是從完全不同的別的方向遲鈍地傳來似的。
(挪威的森林)
2、綠在電話那頭長久沉默著。簡直像全世界的細雨正降落在全世界的草地上一般,那樣的沉默繼續著。
(挪威的森林)
3、一九六九年八月十五日到次年四月三日為止的時間內,我一共去上三五八節課,做愛五十四次,抽了六九二一根香煙。(聽風的歌)
我們再看看日文情書的文字:
1、友子,太陽已經完全沒入了海面,我真的已經完全看不見台灣島了,你還站在那裡等我嗎?
(第一封日文情書)
2、該怎麼克制自己不去想你?你是南方艷陽下成長的學生,我是從飄雪的北方渡洋過海的老師,我們是這麼的不同,為何卻會如此的相愛!(第二封日文情書)
3、友子,才幾天的航行,海風所帶來的哭聲已讓我蒼老許多,我不願離開甲板,也不願睡覺
我心裡已經做好盤算,一旦讓我著陸,我將一輩子不願再看見大海,海風啊,為何總是帶來哭聲呢?
(第三封日文情書)

北緯25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後殖民、全球化或是殖民地文化?
-----台大台日研究所許介麟教授<海角七號—殖民地次文化陰影>的謬誤(中)

      那麼如果從第二個「殖民主義」指涉的美日強勢文化的「殖民」意義來探討,相對於污衊<海角七號>是殖民主義陰影或所謂「美日次文化」的指控,<海角七號>更接近「後殖民主義」精神的反撲,所謂「後殖民主義」又叫「後殖民批判主義」,「後殖民批判主義」是以知識分子為主體的文化話語,表達一種文化關懷和文化傾向。目的在反對西方中心主義,反對當今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所有比西方弱小的國家進行的文化霸權,致力使自己的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的邊緣狀態回歸到應有的位置,甚至成為新的文化中心,在<海角七號>裡我們看到一部風格迥然於電影流行市場上以美國電影好萊塢為首的作品,它書寫了恆春在地的風土民情,使用大量台灣勞動階層的語言模式,這種語言在電影中只的自然是閩南語,它在劇場引起笑聲與共鳴,是因為導演運用這種語言模式直白的特性,並將人物對白幽默生動的呈現引起的效應,而這個共鳴是因為電影真實反應台灣某一個大家都熟悉的社會階層的情狀,在電影「閱讀」上和觀眾呈現了零距離,而許介麟所謂片中本地人的「不文明」舉動,我不知道他指的是什麼!是角色間雜的「台式國罵」嗎?如果是如此,那我要說我們在學習任何一種文化的語言時,通常最早學會都是這些厘俗的「髒話」,未曾聽過美國電影中常間雜其中的「Deam it!」「Fuck」「What hell..」被批評為「不文明」!
      那麼如果從第二個「殖民主義」指涉的美日強勢文化的「殖民」意義來探討,相對於污衊<海角七號>是殖民主義陰影或所謂「美日次文化」的指控,<海角七號>更接近「後殖民主義」精神的反撲,所謂「後殖民主義」又叫「後殖民批判主義」,「後殖民批判主義」是以知識分子為主體的文化話語,表達一種文化關懷和文化傾向。目的在反對西方中心主義,反對當今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所有比西方弱小的國家進行的文化霸權,致力使自己的
       再談網路打破一切國界,任何人事時地都能隨時串在一起的今日,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頻繁產生複雜的「交互作用」,電影自然不能自外於文學「全球化交流」的現象之中,所謂的美日次文化的指控,實質上是文化流動互相取經後產生的結果,解釋為「全球化」更為適切。
<海角七號>是後殖民主義批判精神的作品,它更是網路文化崛起與興盛的榮景下,一種「全球化」的結果。但這種「全球化」現象到了<海角七號>的音樂歌詞以及片中出現日文歌(或德國民謠)批評上變成許介麟口中日本文化對台灣的控制,「好音樂無國界」這種先驗淺白到一般人都懂的道理,偏偏為電影扣上缺乏「哲學觀」和「世界觀」大帽的許介麟不懂。
       而許介麟所謂「次文化」一詞,除了上述以美日文化為主流,非西方國家為「次文化」來談其謬誤,還可以從另一個層面來解讀,亦即許介麟以電影為「次文化」視之,從這裡看許介麟的論述,暴露其貶抑電影在藝術範疇的主體性,在洋洋灑灑提出所謂<�海>片缺乏哲學和世界觀的論述時,更加不可能考量電影不同於純學術研究的質性,有其必須關注市場機制的必要性,這種因對質性不同,考量層面也應必須有所變動的問題,換言之,許介麟說<海角七號>媚俗,但其實作為商業電影或說大眾文學,說它「媚」俗,那我要說這個「媚俗」的確有它必須「媚俗」的必要性,但它不僅是「媚俗」的吸引大眾進場,並且也獲得了「雅俗共賞」的賞聲,這才是大眾文學存在的價值,曲高和寡而沒有「閱讀」群眾的電影,就算得到影評人或學者再高的評價,也無法發揮影響力,因為能讀懂、看懂的就是那麼一小群人,如何形成群體的價值判斷呢?不是有許多人在看完<海角七號>的當下,興起前往恆春看一看海的衝動?反省了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是那一群留下滿目瘡痍的遊客呢?我這樣說,並不是在說明<海角七號>是一部多了不起的電影,而只是指出媚俗指控的荒誕,以及許介麟「殖民主義」陰影這個看似冠冕堂皇,其實錯漏百出無法成立的指責。

北緯25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殖民、全球化或是殖民地文化?
-----台大台日研究所許介麟教授<海角七號—殖民地次文化陰影>的謬誤(上)                                  
說在前面
我特別喜歡看電影,尤其特別對近幾年來的台灣新銳導演的電影感興趣,<海角七號>上映一週,我便進了電影院觀看。當時,被情節充沛的生命力所感動,單純的覺得這是一部雅俗共賞的好電影,<海角七號>後來的大鳴大放是後話,相信也是許多平時便關心台灣電影的觀眾始料未及的成就,<海角七號>在一片叫好聲中,獲得高度重視變成「海角七億」之後,「閱讀」群越多,批評也就越多,負面批評當然也會隨之而來,電影,是很個人的東西,喜不喜歡或好不好看完全是主觀意識,別人無法說服你,你也無法說服別人。但是,後來一些所謂強調以「台灣」為主體性的學者開始發表反對<海角七號>的言論,我對於以這樣充滿政治意涵解讀這部電影的方式深表不認同,其中尤其以台灣大學台日研究所所長許介麟先生在報紙發表<海角七號—殖民地次文化陰影>最具攻擊性。
 
許介麟批判<海角七號>的要點整理:
許介麟論述的所謂「殖民地次文化」指控主要包含兩個層面,一指涉電影為「殖民主義」下的產品,二指涉電影為「次文化」產品,其餘與二者無關的部分,我將之列為第三點來探討,以下論述節錄整理自許介麟原文。
1、有關「殖民主義」指<海角七號>以七封日本中學教師的日文情書串場的<海角七號>隱
藏著日本殖民地文化陰影。「國境之南」歌詞及電影中七封日文情書複製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文藝腔,缺乏原創性及主體性。
2、有關「次文化」指<海角七號>流行文化「討喜」元素是美日次文化的大拼盤,缺乏哲學與世界觀。<海角七號>徹底擁抱美日「次文化」,觀看<海角七號>的現場,只激起一片搞笑的莫名笑聲,卻對本地人不文明的舉動,沒有任何的反省。其中關於本地人的「沒有文化」或「不文明」的批評,許介麟在文中強調了兩次。
3、其他指控指<海角七號>的成功是日本資金扶持及台灣媒體宣傳的結果。<海角七號>號稱代台灣主體性,串場的七封日文情書卻得找日本人操刀。
探究許介麟論述合理性及疑點澄清:
在許介麟這些洋洋灑灑理直氣壯的論述當中,其實充滿了許多的謬誤,我要指出這些指控的不合理處。首先我要談在所有殖民主義的論述,都隱含政治的意涵,但我們要問這是否意味代表所有的一切形式的文本或超文本的創作包含文字、音樂、影像、在這種論述下都脫離不了意識形態的掌控?而電影屬於藝術的範疇,藝術理應有其超越任何政治目的的自主性,我們應當容許創作者在創作時,不存有任何政治及文化上的敵我意識,而僅是單純的傳達某種特定概念的自由。
許介麟首先阻擋了這種自由,<海角七號>表現恆春勞動階層的生活樣貌,呈現恆春當地年輕人出走,外地人來到恆春旅遊、辦音樂寄,離開時卻留下滿地垃圾的景象,而恆春鄉代表一角痛陳財團BOT的情節,控訴著恆春人的最痛-政府將恆春海岸BOT,「讓財團來當老闆,本地人只能為別人賺錢」的現況,墾管處2008年擬將墾丁南灣BOT,引發當地人上街頭抗議的新聞,是<海角七號>反應社會真實狀況的最佳證據。<海角七號>的台日時空交錯的關係,只是一種電影藝術經營的技巧,統攝其上的卻是編導對恆春這塊土地的關懷,<海角七號>之所以引起共鳴,是因為它勾起大眾對土地關懷的人文情懷。
    其次如果我們仔細來探討老許介麟口中所謂「殖民主義」,會發現其實他對<海角七號>是殖民文化陰影的論述是相當含混不清的。首先我們要知道「殖民主義」一指殖民國家直接控制該地區的自然資源,人力和市場,強加自身的社會文化,如宗教或語言於被征服的民族身上。其二是指「文化」上的殖民,亦即在西方殖民時代結束之後,被殖民國仍然殘存著殖民國遺留下來的文化殖民影響。我們回過頭再來看看許介麟論述<海角七號>是殖民地主義下作品的批評論述,他說到:「在太平洋戰爭時期被驅使到戰場的台灣人日本兵、軍屬、軍伕,超過廿萬人之多,他們都歷經生離死別的創痛,竟找不到一個人能寫出比日本人更扣人心弦的情書。」那麼,我們先把許介麟的殖民主義當成第一個指涉,許的理由是因為該電影以七封「日文」情書串場,可是這個安排其實是相應電影現代和日據兩條時空線交錯的情節下,用來貫穿電影的一種敘述手法指控,其次如果我們仔細閱讀過情書的內容,理應輕易發現信文何曾有任何一絲許介麟說的戀日傾向?如果硬要扯上什麼台日情節的話,我想說戀台的痕跡遠與戀日更加鮮明,信文有言「我懷念艷陽…我懷念熱風」、「在這什麼都善變的人世間裡,我想看一下永恆,遇見了要往台灣避冬的烏魚群,我把對你的相思寄放在其中的一隻,希望你的漁人父親可以捕獲」,字裡行間充滿了日本教師對於曾經駐足國的「他鄉」-台灣的依戀與不捨(原因自然是因為他鄉存在無法割捨的人),再看信文「幾億光年的台灣島和日本島,又是什麼樣子呢?山還是山,海還是海,卻不見了人,我想再多看幾眼星空,在這什麼都善變的人世間裡,我想看一下永恆!」很明顯其實無關戀台還是戀日,日文情書的書寫只是無法相守的戀人們期待克服一切時空的困境,長相廝守的一種愛情渴望罷了!再進一步討論,從殖民主義論述的歷史文化進程來看,台灣在殖民史上早已遠遠脫離日據時期,那麼<海角七號>如何能是日本殖民主義的產物?


北緯25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勰提出「博見」以開闊視野,彌補知識的貧乏,又提「貫一」旨在「救濟時病」、「裨補時缺」,劉勰針對所處時代的文學弊端提出宗經徵聖的最高原則。「博而能一」體現了劉勰整體性的文學觀察理路,同時也充分體現他濃厚的人文關懷精神。劉勰《文心雕龍》裡許多對於文學創作的討論都以解決當代文壇之病為目的,顯示了他對文學思考角度上的現實關懷。但除了重視作品內容,劉勰對於作家的創作手法,也就是藝術技巧的能力也十分重視,在劉勰的文學觀察中,作品的好壞必須兼顧作品內涵與藝術經營的能力。試著以劉勰的觀點來看七○鄉土文學論戰的爭端,追求寫作藝術經營技巧的現代主義派,和強調關懷土地與批評精神的台灣文學派,兩派僵持不下皆有所堅持,或許我們可以從經典的閱讀中,對於兩邊看來都合情合理的論述和理由找到一些和解與理解,我們從《文心雕龍》看見時勢變遷中政治環境對於文學創作的抑揚,比如魏晉南北朝政治黑暗期,士人迫於現實無奈以致清談玄風盛行文風浮靡,於是我們也能理解追求形式美學的現代文學因何接續肅殺的五○年代之後,大盛於六○年代,同時也理解了七○年代的現實派作家又是因何而起的一股反動力量。將來在閱讀文本時,也更能盡量摒除偏見,做更客觀全面的探求。當然,做文學批評的工作不可能有「絕對」客觀,那麼,換個說法,劉勰眾多的觀察路徑能幫助我決定以何種「主觀」的角度來切入文本、探討作家的創作意識,因為我相信每一種的研究和討論,其實都跳脫不了研究者及批評者主觀的意識,我們僅能盡量學習客觀的討論方法,然後決定以哪種立場作為立論的依據,但立場的選擇必然會帶有研究者主觀的想法和意識,而如何選擇,我相信透過閱讀各式各樣的經典專書中自然會形成自己的見解,也會決定自己以何種視角切入文本的閱讀,這一切的訓練,以《文心雕龍》起始,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閱讀《文心雕龍》的時候,對劉勰這種整體視角的文學觀察特別感興趣,他論述文本兼敘內涵精神和藝術手法,縱橫阡陌穿越時空橫向談時代對文本影響,縱向品評數量龐大的作家,二十篇創作論,讓我初窺一個學養深厚的文人是如何閱讀文本、理解作品及感知生活,〈體性篇〉列舉八種文章的基本風格,〈定勢篇〉則列舉特殊風格,劉勰定義風格一詞時,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指涉作者的性情風骨,二指涉作品形成的氣勢氛圍,他承認文學與社會環境的不可切割性,將作品放在時代的脈絡中談論作品與時代的相關性,所謂「時運交移,質文代變」,說明文本必定相應於時代的移異,同時我們可以說劉勰將作品視為作者心靈活動的外在表徵,認為文本的產生是作者心中的感受,和外在情境交流之後產生的結果,「陶鎔文思」談作者靈感來源的啟發與訓練,他更綱舉列章各種不同創作技巧,從形式上修辭、聲律、章法及結構的說明,「誇飾」的寫作技巧到「比興」表現手法的情感抒發方式,對照西方文學批評理論的方法有許多異曲同工之處,早在一千五百年之前,劉勰便已經大刀闊斧開闢出一條嶄新的文學蹊徑,為後世文史學習者拓寬視野。劉勰也從作家的角度出發,討論作家性情與創作的關係,他認為一個優秀的文學家才華與道德修養同等重要,他更突破舊有框架,從閱讀者角度對鑑賞一事提出一套理性的方法論,這一套論述旨在幫助閱讀者理解創作者的胸懷情志,讓兩者能夠超越時空交流心靈,這一個從鑑賞者出發的概念,我拿來和西方的「讀者反應理論」作比較,源流中心看似相同,但旨趣大異,可看出中西文化特色的歧異。我們可以說劉勰對文學的觀察是一種全面性的審視。

我們現在做文學作品專論的研究工作時,特別是當代作家專論時,都援引西方創作與批評的理論,西方文學理論於十八世紀開始真正大幅發展,至二十世紀大致完備,相較《文心雕龍》之後,中國文人沒有一個在文學批評上再下過長足功夫,以致中國文學的批評系統的發展不如西方完整,此點至為可惜。但是西方文學理論固然對於文本研究提供了許多有效且不同路徑的觀察方法,從西方的理論來解讀中文書寫的文學作品,畢竟不能避免文化差異下不得不形成的盲點及偏頗。在閱讀《文心雕龍》的過程中,仔細體察中西理論的異同,同中必有異理,從劉勰的種種的思考線路中,我們也許可以找出一條屬於中國文學批評思考的獨特性。〈時敘篇〉說明作品和時代的關係,〈才略篇〉說明作者背景及知識養成和作品的關聯性,從作者的本懷出發來討論,〈知音篇〉闡述文學鑑賞的盲點、正確態度與方法,〈成器篇〉強調文學家的德行修養的重要,德術兼備才是最優秀的文學家,劉勰橫向比較眾多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作品,縱向貫穿時間討論六朝以前所有文學發展的變遷,劉勰的這種全面性觀察相異於西方批評時必須採取某一種特定的批評視角是很不相同的。

期望透過更細緻的閱讀這樣一部體制宏偉的鉅著當中,得到一些啟發,此後在解讀作家文本時,除了遵循每個評論者試圖尋找一個最好詮釋方式的傳統,也可以試著從方方面面作不同視角的全方位審視。關於閱讀經典一事,我自不敢自詡達到「讀書萬卷始通達」的那種認真勁兒,但師法「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這點閱讀精神和樂趣,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心靈補給,這陣子不時翻閱查找探討《文心雕龍》的書籍文獻,「俯飲85C,振筆急就章」,但求在餵養心靈的同時,作業能似模似樣還成形狀呢! 


北緯25度:上個禮拜回頭審視自己一個月前寫好的期中作業 ,發現錯漏百出,果然什麼都沒讀是會掰錯的,回來修改了一大部分,雖然可能還是錯很多,但暫時只能這樣了...抱歉了!老師,書讀的少能力有限啊....


北緯25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讀《文心雕龍》對我而言是學習上的一種實用需求,期能透過經典閱讀,擴充自己閱讀文學作品的詮釋能力,對於未來論文的題目,雖然還沒有具體的想法,目前將範圍設定於當代作家的研究專論,去了解《文心雕龍》這樣一部條理嚴謹、用字典雅、體制恢弘,同時也是中國第一部系統文藝理論巨著理論批評,我相信對於將來以何種角度去切入作家與文本,將批評的工夫做得好一些,它能幫助我建立基本的概念,給予一定的啟發,在接觸《文心雕龍》的過程中,我側重觀察劉勰對於作家和文本的「批評」手法,我想申明關於「批評」兩字的運用,是一種方便性,所謂「文學批評」一詞是借用西方的文學理論,中國文人對於典籍的閱讀泰半站在一種賞析感知的角度,但又因為劉勰突破性的著述,全面系統化的閱讀文學作品,讓它跟一般文人的賞析品評,具有前瞻性的區隔,借用「文學批評」一詞可標示出劉勰在文學鑑賞上的特殊性,便捷於解釋說明。

 

《文心雕龍》分上下兩編,每編二十五篇,包括總論、文體論、創作論、批評論和總序部分。最後一篇《序志》是全書的總序,說明劉勰成書目的和整部《文心雕龍》的編排的原始構想。總論篇,論「文之樞紐」,打下理論基礎;文體論「論文敘筆共二十篇,分論不同文體;「剖情採析創作論二十篇,細述作家創作靈感作家風格、寫作技巧、文質關係和聲律辭藻;批評論篇,從不同角度時代的文作家的才華及道德修養去總結作家的成就提出看法,並從閱讀者的角度,對鑑賞和批評方法作深入的探討,在〈知音篇〉中劉勰提出「六觀法」,具體論述了一套鑑賞文學時,有規矩可循的方法論,被視為中國文學批評的「原型」其中〈物色篇〉歸屬於創作論或是批評論,學者素來持兩種看法,我以周振甫先生的《文心雕龍釋注讀本為閱讀主軸,將之歸於創作論。

 

 

《文心雕龍》體大思密是中國有史以來最精密批評專書,劉勰反對當時浮靡的文風,主張實用的「攡文必在緯軍國」的寫實主義。並且將所有的作品都從文學的角度予以討論,劉勰的文學觀持五經立論,認同詩經以降,諷諫激越的「離騷」及建安風骨這一類充滿現實關懷或者彰顯文人個人情志操守的文學作品,比如〈時序篇〉「大王化淳」,因而《邠風》樂而不淫;「幽厲」昏聵而有《板》《蕩》,「平王微」使《黍離》哀,劉勰認為文學會呈現社會真實情況。在劉勰心目中士人終極理想仍是政治抱負的實踐,他服膺的是儒家內聖外王的入世實踐精神,這是讀書人的風骨,也是讀書人應該的擔當,我不禁要想,身處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知識多元化,各領域尖端人才濟濟,可是作為一名知識份子,我們除了專業能力的精進,也該常反思檢視自己對於整個社會是否作出回饋?在能力所及的範圍,有否適時對需要幫助的人群伸出援手,作出回應與關懷!

 


北緯25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別於六
0年代旅美留學生小說中充滿徬徨的失根無助,七o年代是留學生小說過度到八0年代移民文學的重要時期,六o年代留學生歷經七0年代國內政治動盪的變遷,經此十餘年迭宕,逐漸在心態上認同美籍華人的移民身分,加上新一代留學生的出國背景又有別於六0年代留學生,因而也使得台灣旅美作家的小說在主題上產生轉變,從個人遊蕩異鄉的迷惘與飄零中跳脫出,轉而認真觀察異鄉生活裡真實存在的問題,諸如中西文化的衝擊、地域的認同、各階層華人的生活面貌等,八0年代移民文學已臻成熟,而顧肇森從<貓臉的歲月><冬日之旅>一系列側寫身處異鄉各階層華人的小說,堪為八0年代移民文學的代表作,此為擇顧肇森為研究對象的主因之一,其二深感多年來每當論及旅美作家,白先勇、於梨華、陳若曦、張系國等三、四0年代出生的前輩光芒耀眼在前,相對出生於不同世代,五0年代的顧肇森因早逝作品量少,小說成就長期被忽視略,值此時正好看到鄭樹森先生於2004年發表弔念顧肇森先生辭世十年又三的文章,深感顧肇森小說創作在旅外文學的出色成就應更加重視。


   
顧肇森,一九五四年出生,東海大學生物系畢業後前往紐約深造,取得紐約大學醫學院博士後,擔任紐約醫學院神經內科醫師,自一九七九年開始創作小說,一九八一年他開始以紐約的華人為藍圖,採用短篇小說的方式描繪身處美國社會各階層的華人樣貌,比如<素月><陽關三疊之二>裡無可奈何甚至走投無路的綠卡婚姻,又如<王明德>一名生活安定的台灣高中教師移民紐約淪為地下印刷廠的一名小工,可悲卻對當初究竟為何要舉家移民茫然迷惘,這一張張在現實困頓壓迫下仰人鼻息,面對命運製造出一個全然不同自己當初所預期美國大夢的華人臉譜,從留學生到家庭主婦、從按摩女郎到醫生、從混跡賭場的老千到避居國外的同志,顧肇森用心揣摩其筆下多樣化人物內心的孤寂與波濤洶湧,對其生活、心態及思維,從細處著墨細膩描繪,他的寫作風格摒棄溫情主義的悲憫,以近乎冷酷的筆觸刻畫異鄉華人的「哀情」與「沉淪」,他處理素材手法的冷靜與超然異於尋常,既不憐憫也不加譴責,彷彿筆下的一切與己無涉,我們看見一個又一個「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的故事在異鄉悲情上演,但在其鋒利的筆刃下,其實更想表達的是隱藏在字裡行間,作為一個知識份子對旅美華人社會問題的關心,存在唐人街的廉價勞工、移民婦女的婚姻悲歌、異國聯姻,女性的自我覺醒以及在中下階層辛苦求掙扎的華人移民們,面對現實生活裡的艱困,為求基本生存而扭曲的人性。


   
肇肇森的小說還有一個特殊點,在他的小說世界裡,灰色幾乎是所有愛情故事的基調,顧肇森對於「同志」情感的書寫始終秉持著極其寬容與體諒的態度,有別於早期同志文學重視描寫同志不見容於社會與家人的內心糾結,在顧肇森的同志故事裡,我們看見了對「真愛」存在的肯定,真愛的定義無分性別與國籍,在<張偉>和<太陽的陰影>兩篇小說裡,愛情的容顏首次在他的作品展現了聖潔而而動人的光輝,幾篇同志小說的代表作,使得顧肇森在同志文學的範疇裡佔有無可取代的地位,其筆下異性戀者遍尋不著的「真愛」,竟然透過同志情感來彰顯,在他眾多風格冷冽的作品中呈現難得的暖色調,身為一個見慣生死的醫師,顧肇森開闊的視角,對於所謂有別於「常人」的小眾,伸出溫暖的友誼之手,透過筆成功顛覆了同志一貫受壓迫,以及躲在陰暗角落的固化形象,這亦他在小說創作上極大的成就之一。

    顧肇森曾自述他創作的觀點,他以為所謂「留學生文學」這樣的分類是沒有道理的,好的作品無論是什麼題材總是好的,負責的作者處理的不只是現象,還包括了深一層的人性觀察和了解,他這一番自剖正好也印證其小說創作一路走來始終站在社會現象觀察與關懷的立場而寫。


   
顧肇森的小說創作徹底實踐寫實主義的社會關懷精神,忠實呈現了八O年代旅美華人的生活面,唯一的例外是他對「政治」的態度始終疏離,有別於七0年代以來,受到保釣運動和美麗島事件影響,島內外紛紛出現大量的以政治為題材的文學作品,而顧肇森對於政治顯然是極為冷感的,他曾在散文<驚豔>中自述對政治禁書興趣缺缺,因為他對「革命家」無多信心,認為所謂的革命家大部分不過是些喜為大眾「設計」未來的那一類人,多夢想操控他人的思想行動。因此顧肇森的小說觸及的層面雖廣,但是有關政治的議題幾乎絕口不提,顧肇森昔日一番自剖,對照今日台灣朝野政壇的紛擾,令人不無感概!


   
顧肇森小說內涵除了關懷社會議題,寫作風格亦深受七0年代以來西方現代主義的影響,作品充分展現在文字經營與藝術技巧上的高超,小說的命題上雖少見的以小說主角名字為題,顯示其理工人簡潔的特質,但作品的藝術性不容小覷,透過精準的文字及深化的意象經營,醞釀出的窒息感和淒迷詭譎的氣氛步步逼人,令讀者沒有絲毫的喘息空間,「它」的冷令人不寒而慄。在敘事觀點上,顧肇森嘗試以單一或多重的視角處理素材,在<月升的聲音>大膽採用第二人稱全知的敘事觀點,透視主角內心獨白,展現強度的心理劇張力,顧肇森追求創新的旺盛企圖心可見一般,而其作品書寫格式的多變,如以<李莉>採書信接力完成小說,<虛戈>以歌劇「奧塞羅」和主要情節兩者穿插,借以形成強烈嘲弄的對比,在<冬日之旅>則將鋼琴家之死的事件與舒伯特作曲、密勒寫詞的二十四首名為「冬日之旅」的曲子相互穿插,手法有曲同工之妙,<星的死亡>大膽將圖畫置入文字中,於今日已不足為奇,當時卻是創作手法上的先聲,顧肇森小說文字已臻爐火純青,藝術價值不言而喻。


 
   
顧肇森性格低調,甚少與文壇人士往來,因此辭世將近十年,文壇這顆彗星殞落的消息鮮為人知,一九九五年六月,顧肇森最後一次和文壇中少數親近的朋友-文學評論家鄭樹森先生通電時,已是胃癌末期,顧肇森先生在電話中交代鄭樹森在他走後不得發消息,不能寫弔文,甚至不能代他發表他人生最後完成的中篇小說,兩天後顧肇森離開人世,得年方四十一。世人因此無緣見到顧肇森中篇小說問世,實乃文壇憾事!顧肇森辭世大半年,文壇始有耳語傳言,詩人楊澤曾致電鄭樹森求證,鄭樹森信守承諾,顧左右而言他沒有走漏風聲,直到二00四年鄭樹森在報章發表文章證實文壇才子已逝。顧肇森早逝正是他作品質精卻量少之故,但作品中所展現關懷現實的精神和純熟的文字藝術,使得他的小說成為八0年代的移民文學的標竿,顧肇森為這群在人生或愛情路上痛苦絕望的異鄉華人而書寫,這些人的心「將死而未死」<季節的容顏>,我本期望顧肇森終於能為他們找出一條有別於「死亡」<陽關三疊>的解脫之道,讓這些死心未息的人們從自我冰封的世界,重新活回來,奈何英年早逝使得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不得不畫上休止符,重新閱讀顧肇森回歸文本,探討其小說世界的主題意識和藝術手法,讓文本來「說話」,喚醒遙遠的記憶,那一年,曾經有一個出色的作家寫出一篇又一篇,曾經觸動我的小說。

 

北緯25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